详情介绍

1. 基础隐私保护机制
进入隐身模式后,浏览器不会保存浏览记录、Cookie、站点数据和填充的表单信息。关闭窗口时,所有痕迹自动清除,适合临时登录他人账号或访问敏感内容。但需注意,下载文件和书签仍会保留,且运营商或路由器仍可能记录网络活动。
2. 禁用扩展与插件
隐身模式下,部分扩展(如密码管理工具)可能无法正常使用。建议手动禁用非必要的插件(如广告追踪类扩展),减少数据泄露风险。点击浏览器右上角的三个点 → “设置” → “扩展程序”,取消勾选不需要的插件,仅保留核心安全工具。
3. 阻止第三方Cookie
在隐身模式设置中(点击三个点 → “新建隐身窗口”),可启用“阻止第三方Cookie”选项。此功能防止广告商通过跨站点Cookie追踪浏览习惯,但部分网站功能(如购物车)可能受影响,需根据需求权衡开启。
4. 沙盒隔离技术
每个隐身标签页运行在独立进程中,即使某个页面被恶意脚本入侵,也无法窃取其他标签页的数据。例如,访问钓鱼网站时,其JavaScript代码无法访问其他正常页面的Cookie或本地存储,降低信息被盗风险。
5. 禁用自动填充功能
隐身模式下,浏览器默认关闭密码和地址自动填充。若需手动输入敏感信息(如网银登录),建议复制粘贴而非直接使用保存的密码,避免键盘记录软件窃取输入行为。完成操作后,及时关闭窗口并清空剪贴板。
6. 结合VPN增强匿名性
使用隐身模式时,配合正规VPN服务(如ExpressVPN)可隐藏IP地址,防止网站通过DNS查询识别真实位置。进入VPN客户端选择服务器节点,再打开隐身窗口,双重保障身份隐蔽,但需注意免费VPN可能存在日志记录风险。
7. 限制设备权限访问
在隐身模式下,网站仍可能请求摄像头、麦克风或定位权限。首次使用时,浏览器会弹出提示,建议选择“禁止”非必要权限。例如,视频通话类网站仅需临时允许麦克风,结束后立即收回权限,防止后台持续监听。
8. 清理缓存与DNS缓存
退出隐身模式前,手动清除缓存可避免本地留存页面快照。点击三个点 → “更多工具” → “清除浏览数据”,勾选“缓存图像文件”和“Cookie”,时间范围选“过去一小时”。同时,在地址栏输入 `chrome://net-internals/dns` 手动清除DNS缓存,防止域名解析记录暴露。